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初心不改永传承——李炎教授访谈录
发布时间:2023-04-18 文章来源:beat365官方网站

初心不改永传承

                                                                 ——李炎教授访谈录

说明: 与李炎教授采访后的合影

 

采访人:袁若愚吴亮银高田雪

时间:202232

地点:beat365官方网站科学馆312

李炎,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考入beat365官方网站中文系,后任教于beat365官方网站。beat365官方网站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beat365官方网站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艺术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文化产业研究会会长,云南省“民族文化发展”智库负责人,中国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吸纳后获得过云南省优秀教学生活一等奖,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荣获“中国文化产业2020学术贡献奖”。

 

 

采访者:2022年是beat365官方网站建校100周年校庆年。为迎接云大百年校庆,同时也为给云大中文系留下珍贵影像资料,延续学术传统,发扬老一辈教师的学术精神,beat365官方网站中文系特对李炎老师进行口述式访问。李炎老师您好!

李炎:你好。

采访者:请您谈一谈自己年轻时候的求学经历,并谈谈您在求学过程中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李炎:我们60年代初出生的这一代人,是幸运的一代,读大学刚好赶上改革开放,尤其是重新恢复高考1977年、1978年几乎是间隔一个学期就招两届学生。我于1982年考入beat365官方网站进入中文系学习当时文科专业将英语和中文合并在一起招生,叫做英语兼报文科。我当年的英语成绩是生源地的最高分本可以外语系外语专业,因从小喜欢阅读,受家庭影响阅读了一些文学作品,包括西方文学作品,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学在填报时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第一志愿,从而入了中文系,开始了我四十年的学习和研究

我们那代人和今天的年轻人有很大不同。我们进入大学之前,虽然也阅读过一些书籍资料,但是那些知识和接触到的思想、观念较为单一,除了在自己对文学艺术有一点了解外,很多的知识都是一片空白。今天90后、95后的大学生们在进入高校以前就已经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对我们那代人来说,进入大学,才打开了人生的一个较为系统知识的大门。

我们进入大学时,正好是中国高等教育重新恢复的关键时期,7778两级的学生年龄差异比较大,同时在学校几个年级的同学们年龄相差有十多岁的,互相之间的交流、影响跨越了一两代人。老师们更是由几代学者组成,这几代人有不同的学科积淀和知识储备。比如,德高望重的张文勋先生有着非常深厚的国学功底;由张先生他们培养的40年代生人、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们也留在高校工作这一代教师不仅有一定的国学功底,而且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文化、艺术、美学、文学之间的系统理论,有较为系统的前苏联文艺理论和美学知识体系;在我们的老师中还有工农兵学员留在高校从事教学老师他们有着特殊的时代生活和学习经历,他们关注的问题和审视角度也会带有特殊时代的痕迹。当然随着改革开放,拥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老师们也开始进入校。可以说我们那几级的大学生同时接受着三四代不同学者们的培养,也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同学共同在一起学习、生活,汲取不同时代老师们的思想精华。

刚进入大学就能遇到这些老师,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批老师们将知识储备、饱满的情感和社会责任相结合,将80年代的知识全部集中起来进行教学。我之所以觉得在这个时代进入大学学习是幸运的,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过高等教育断裂期的老师们,全情地把自己的学术思想以及对时代的责任通过教学实践倾其所有地托付给我们。那个时候,师生们之间没有距离,我们经常主动找老师探讨交流老师们也一样,感觉当时学校很小,老师们除了上课和休息时间外,几乎都和学生在一起。师生们甚至一起自习、读书、聊天,学生们则帮老师们批改作业、登记成绩。大多数教师都非常认真地投入教学工作。个人觉得我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这也为我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并不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理论体系,而是从几代教师身上得到的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国家社会的使命和责任感。

刚入校的时候,张文勋先生当时系主任,记得先生在给我们做专业介绍时候的情景,张老师谈到:“进中文系的同学们中间,有的人可能想当作家,有的可能想当记者,有的可能想在高校当老师……但是不管怎么样,相信当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会受到艺术和文学的熏陶一辈子都会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欣赏美、会去寻对美,丰富你的人生,坚守美好的理想与信念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商业大潮、功利主义思想弥漫,其实有很多可以重新选择人生道路的机会,但始终坚守在高校任教、从事文化艺术研究这条道路,因为我真的觉得文学、艺术可以让我的人生不断丰富、完满。通过文学艺术知道人应该为何而生存、如何去生存。

四年大学时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一些情形是在现在高校中很难再看到了。当时我们中文系有专用教室,是会泽院后左拐角处的114教室。当时学校条件很差,供电有限,只有会泽院的教室可以通宵上自习。记得有一次在教室自习看书,晚上10点多,教室里面已经没有几个人,我突然发现周围的其他灯光都熄了,只有我和几个同学头顶的灯光亮着。抬头一看,是系主任张文勋先生悄悄进到教室,把其他的灯都关了,只留下我们头顶的灯光。这些小事一直留在我的心中。我想很多对人产生一生影响的,并不是那些豪言壮语、宏伟目标更多的是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今天高校教育中,可能缺少的就是这样的言传身教。

大学毕业后,我被学校选拔留校任教,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总觉得知识不够,积极去上助教班、上研究生班,去到武汉大学和其他学校学习不断汲取知识、90年代中期,自己觉得还需要静下心来,在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方面进行系统学习。又回到中文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是赵仲牧先生。张文勋先生、赵仲牧先生、杜东枝先生,这几位老师不仅本科阶段,在研究生阶段也都给我上过课,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自己开始了对中外文学艺术、艺术理论和美学的系统学习。我从本科开始跟着仲牧先生学习,跟着先生攻读硕士最后把先生从医院送走,今天先生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一言一行还在影响着我。仲牧先生一生献给学术和事业,先生晚年时候,我和他像父子一样相处。追随和陪伴赵仲牧先生20多年,我们总是在就哲学、美学、艺术、文化等问题不断地探讨、追问、思考仲牧先生对于学业那种追认式的研究方法,对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终生受用方法先生通常总他会从一些最简单的问题开始,就着这个问题从艺术、美学、哲学角度,一层一层地开始进行深入探究。他常常用对话和探讨的方式“折磨我们这些学生,直至我们无以言对时,便开始系统讲述他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在这种追问式的教学中,我们涉猎了一个又一个理论问题。当然,随着我们的成长,在先生折磨我们的同时我们提出、思考的问题也反过来开始“折磨先生。我们和先生常常从中午聊到夜晚,从夜晚聊到天明。这样不晓晨昏、不知疲倦的思想碰撞、学术交流。我们像父子一样共同生活十多二十年,也免不了为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在生活里吵吵闹闹至今仍然记得先生和我上小学的女儿两人争着看电视的场景,先生童心不泯,与家人一起其乐融融。今天,总感觉这样的师生关系越来越少了。

中文系有很多值得去留恋和思考的事,现在人类学博物馆旁边的东门,是连接本部校园和东一院的进出口,从东一院进校本部必经之路,门不大,进门后是个小斜坡上,边上有一个很小的四合院。院里住着中文系的两位老师,一位是乔传藻老师,乔老师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当年给我们上写作课,另一位是李子贤教授,李老师是研究民间文学和神话。从上学到上班,每天都要经过小东门,无论多晚,都能看见两位老师院里的灯光亮着,不管多早上班,总会看到小院里的灯光。两位老师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感召着我,让我不能懈怠。

师承是高校的优良传统,中文系注重培养年轻人。世纪之交,文艺学的张文勋先生、赵仲牧先生和杜东枝先生,年事已高,中文系里就文艺学三门基础课程的接班进行研究。张国庆老师接了张文勋先生的古典美学和文艺理论;王卫东老师接任了赵仲牧先生《西方美学史》的教学,我接任了杜东枝老师的《美学原理》课程。还记得系主任段炳昌老师、三位老师和我们交接时的嘱托,以及与老师接班时的忐忑。

在自己的求学、治学中,最多的就是高校的这种学术传承。这种精神一直激励不断地拓展知识,进行教学、从事研究。在云大工作的30多年中,也曾经有若干次走出高校、调换其他领域工作的机会,但都没有真正打动我。我愿意留在高校中,把前辈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传递我的学生现在,我把我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与他们沟通、引导他们共同思考,把中文系仲牧先生、文勋先生传承下来这种探讨式的、追问式教学研究方法发扬光大。希望这种教学研究方式,能让我们学生治学严谨,通过追问,观察从而探究真理。

采访者:听了您讲述的这些我不禁有一些疑问?既然您之前是研究西方美学史和美学原理是什么机缘让您跨到文化产业这方面的呢

李炎:这个话题非常有意思,过去高等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读中文系确实不少同学是奔着成为文艺工作者,艺术家、文学家担当和使命去的。但客观说,中文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能成为作家一直在学科领域下去的其实不多。对中文系的学子们来说,毕业之后工作和走向是多元。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多的培养学生通过掌握语言,通过探究文本方式去发现、认识社会和生命情感。中文系毕业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更多是在政府、文化事业单位、企业以及各行各业当中从事与文字、写作、管理等相关工作。我们班80多个同学,真正在高校从事教学研究的并不多,他们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从事新闻媒体工作,也有警察部门,企业管理,也有的是中小学老师,他们在各自行业、岗位上都非常出色,系统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和通过文学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使得他们能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2001,中国发生了三件大事,首先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金,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布我们进入了小康社会发展阶段;第二件事中国加入了WTO示着我的经济、社会、文化纳入国际化、全球化体系之中第三件事是中国即将举办2008年的奥运会中国走向世界,世界拥抱中国,全国人民都为此欢呼。中国人终于通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二十年奋斗,解决温饱问题小康社会大步迈进这个时期,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诉求不断增加,快速增长的都市为主的大众文化消费开始呈现。同时,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互联网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文化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从高雅艺术、精英艺术开始向大众艺术、大众消费进行转换。国家敏锐地围绕这些问题提出了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战略,就像咱九年义务教育、基本的医疗和社会保障一样,要人们看得到报纸、看得到电视、收听得到广播,要让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全社会,全社会要建设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文化广场,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享受满足人民基本的文化权益。同时,不同的文化消费偏好不同的消费阶层,促使庞大的都市文化消费群体迅速增长,仅依靠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远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多元文化消费需求。这个时候资本开始进入到艺术市场,艺术这段时间开始进行规模化、工业化、复制化生产。在西方二十世纪初就出现的法兰克福学派也探讨了文化工业等这些问题。这个时候云南意识到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歌舞艺术、音乐等等,它将是云南在发展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资源,这个文化资源可以转化成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来丰富我们的群众、消费者的文化诉求。beat365官方网站的民族学本身就涉及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刚好我从事这个专业。学校就想成立一个文化产业研究所。助推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我当时在成人教育学院分管教学和科研,学院是一个有两万多学生、五六十位老师的大单位。学校让将我成人教育学院调出来筹建文化产业研究所,在当时的施惟达教授、段炳昌老师的支持之下,开始筹建文化产业研究所,开始了我跨专业学术生涯。我从文学艺术研究到了少数民族艺术研究,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发展的研究,2003为界大学毕业后的前十七年,我主要做的教学,涉及的领域包括文学、文学原理、美学和少数民族艺术和成人教育管理2003年开始到今年,20我开始从事文化保护传承、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研究。2003年成立研究所,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开始起步。2006年,我们作为全国最早推动文化产业研究的高校,成为国家文化部的六个国家级的文化产业中心,西部唯一一个以研究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发展的研究单位。

采访者:听完您的经历,我之前一直觉得文学是作为无用之用,但是您已经实现了对我们云南的非遗传承保护,让更多人看到我们云南文化,我觉得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么请问您如何看待云南这些年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呢?

李炎:这个问题很大,实际上直到现在我们还继续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个人认为云南是一个多民族汇聚的地区,在多元一体背景之下,多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所构成的中华文化。云南民族文化具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准则。云南民族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有他自身的地域性、族群性的特征。全球化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我们在全球化挑战中,随着国家实力的发展,文化可以成为一个地区的标志和符号,甚至是地方重要的资本和软实力,成为与世界对话的符号体系。

文化在全球化的进程当中,以及现代科技和技术的引领之下,也带着文化工业的发展状态,它一方面呈现出一种趋同和平面化,但另一方面在趋同和平面化的过程当中,它又引发出各种文化多样性的、差异性、个性的诉求。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很早就意识到这个方面的问题,到了20世纪21世纪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文化之间不存在高下之分。文化的多样性就变成了个性化的产品,成为一个地区重要的标识和符号,也是地方吸引全球关注,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云南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二十五个少数民族加上汉族,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从神话、歌谣、民谣、史诗,一直到歌舞、音乐、艺术、建筑、服饰,尤其是族群和村落,以及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同构成的多样化的文化生态系统。在90年代中期,以及十九世纪、上世纪中叶,我们一批学者和专家就敏感地意识到,云南不仅是动物王国、金属王国,同时也是个文化国。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民族文化资源将会是这些民族地区跨越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资源。云南为此在全国最早提出了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民族文化如果依托旅游资源转化成为提供大众文化消费、主流消费者的一个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将会使民族文化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我认为云南民族文化实际上在全国率先走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即通过挖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旅游为载体、以文旅融合的方式来提供多样性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由此带动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民族文化价值的再认识,民族文化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利用和产业化发展,云南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很多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样本。比如说,丽江通过了世界三大遗产的申请,通过丽江古城的保护,让大家关注到丽江,使丽江从一个默默无闻、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小城、一跃成为世界著名的、重要的旅游景区和景点。

去年我带团队对丽江二十年的发展做了一系列的总结,把它纳入国家文化蓝皮书系列。我们以世界的眼光看丽江,丽江的眼光看世界,丽江的实践、发展和经验做了系统的研究。现在大理、西双版纳等等都是依托地方文化资源,让世界重新发现。我始终认为云南的民族文化在未来依然是我们今天国家倡导的城乡一体,乡村振兴重大资本。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振兴,很多民族地区靠什么?民族地区很难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去现代工业体系,也很难做强金融业。做什么呢?地方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全球化市场和大众文化消费、城乡文化消费,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兴许是一条民族地区发展的可行道路。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文学艺术学者从殿堂式研究转向文化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研究的心路历程

采访者:我曾了解到,您在做文化产业项目时,主持和参与过国家、省、部级的课题10多项,其他的横向项目也有40多项。您在做这些项目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心得体会可以跟我们分享?

李炎:作为高校的一名学者,利用自己的知识理论和团队力量在服务社会中推动和促进学科发展。或者说,为这个领域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需要观念有所转变。起初自己也还不大理解,关心自己成长的师长、亲友也不大理解。文化工业、文化经济一开始是书本上的东西,在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甚至是一个批判的概念,自己要去做研究,仅仅从知识性的东西考虑怎么去理解是不够的。走出书本,去接触快速变化的时代和社会,这个过程艰难。需要理念、价值观的转变,也需要你带着团队走向实践,社会,去改变传统的研究范式。从书斋走向田野,从书本中的理论走向相关产业的实践。这个过程很艰难,需要不断地去补短板、知识、理论、方法、政策。什么是产业?什么是经济?什么是市场?什么是消费?不断地去拓展自己的知识和领域。政府是怎么看待的?市场是怎么看待的?这个过程不仅是研究文化产业的人,原来搞经济和产业的人也不一定理解。而且艺术就是艺术,文学就是文学,文学怎么可能成为产业?技术怎么能进行产业化?不懂,去请教专家,去模仿、去与企业家、市场接触。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我们在做一些地区的战略发展规划的时候,要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切换到一个地区的最高领导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一开始做的一些成果,知识性、学术化、理论色彩太浓。地方政府说,我们看不懂。我们要的是怎么去做。需要站在一个州长、县委书记、省委宣传部部长、省长这个角度换位思考,把我们的思考转化成可以互利共赢的工作,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市场、理解并有相当的认识,迫使我们从书本当中跳出来,到实际当中去观察、去行走。

这些年可以说正是我们坚守这条原则,走出去,从学校走向社会。走下去,我们走到田野、走到企业、走到消费者和群体之中。我们研究一些少数民族工艺和发展空间时了解市场。我带着年轻团队,到大理、丽江这些地区,一家一家去跑,一点一点去看、去观察。买工艺品的这些人是什么人、价位如何、每天销售情况是怎么样,调查后进行统计,和工艺师、企业家、市场、政府官员不断去碰撞、去对接。走得下去、走出去、走上去这个过程是非常之艰难,这个时候才真正理解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难。

今天文化艺术的生产模式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数字技术,互联网彻底打破了很多传统艺术生产、贮存和分配的方式。过去欣赏艺术必须是在地性艺术有主体、客体。今天戴上耳麦,一个小小的移动手机或电话就是个图书馆、艺术馆、美术馆,它打破时间和空间。艺术、文学的生产、传播、组织、传播、消费接受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这些问题都困扰着、影响着我们的文化艺术。文学、艺术它已不是一个孤立的书斋、美术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它鲜活地融入了我们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之中。感激时代,感谢选择的文学艺术研究,也由衷欣慰自己研究文化经济、文化产业这条道路。从文学、艺术、艺术理论、美学、社会思潮,到文化市场、文化消费、艺术消费的偏好,再到经济学、到管理学、到社会学、民族学的关注需要不断去拓展相关学科的知识。但在过程当中,觉得一扇扇窗户在我面前打开,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不断丰富。有的时候想,人生有生命的长度,但还有生命的宽度。从书斋走出来,走进社会,使得我的生活、生命、经历、阅历更加丰富从中感知和积淀的思考也会激发我还想再回到自己的文学艺术理论研究领域。我给自己确定了一个方向,即在自己多年从事的比较文学和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中西方文学艺术中的时间和空间比较”问题。用后面的五年、十年时间把这个课题完成。

采访者:听了您的经历,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做精彩的人生了!

李炎:依旧是从家里到办公室、田间、再到图书馆、到教室和学生交流的一个过程,这还是我目前主要工作。

采访者:但我认为,无论是从beat365官方网站来说,还是拓展到整个云南省概念来说,在文化产业这个方面,您作为一个探索者是名副其实的。在您这些年的经验中,您觉得在教学和科研中有没有哪些经验是可以告诉我们这些学弟学妹的?

李炎:首先是我们要对大学要有一种新的认识。今天我们说大学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也,这些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当你进到大学这个阶段,我个人的一个基本的想法就是我们把自己人生当中最美好的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乃至再四年、五年的博士学习的时间都给了学术。既然选择走这条路,就一定要有所得。我们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应该完成我们自己应该去做的事。

今天在高校里面当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同学非常辛苦,起早贪黑做无数作业,看到高考结束,不少中学生把自己做过的试卷、试题作业摞起来之后比人还高。但进入高校之后,突然发觉很多学生迷茫了。这个时候进到某个专业学专业知识,他们更多会考虑这个专业学的东西对自己今后进入社会有多少帮助。从事基础学科的同学,像文学、民族学、哲学,以及历史学专业,好像和这个时代、社会之间有很遥远的距离,似乎学金融、会计、计算机、艺术设计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我的理解是今天我们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转向一个进入时代和社会之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的训练。希望学弟学妹们在今后的学习当中,首先想到既然进到这个专业,既然选择这个专业,我们就要培养对这个专业的一种兴趣和热爱。当然,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和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它发展到今天还能走下去,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一定是和这个时代、社会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的,社会一定是需要这个专业,需要具备这个学科、领域系统知识和理论体系和基本能力的学生。

今天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时代社会的关系已经从简单的我们理想状态的一个点,开始变得非常复杂和多元。它和社会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对文学艺术的理解不要钻牛角尖,不要走到象牙塔的内部去。文学艺术也是与今天时代相关的社会学科和知识体系。本科阶段我们需要建构起我们一个对专业的学科、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需要有语言学,需要有东西方文学的历史和文学作品作为支撑今天我们不仅课本、课堂和老师们的讲授中走进、认识、认知文学是什么,艺术是什么,需要通过一些经典式的作品和专题式的研究,拓展对文学艺术之间的多元的审视和维度,去建构起一个知识体系基本的框架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也还需要当代社会、文学艺术的实践中去思考、归纳、总结出文学和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流变。到了研究生和博士阶段,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学弟学妹从本科阶段已经建构的知识体系当中去打破它,去提出怀疑和思考的东西,然后去解构它。在解构当中再重构自己对文学艺术的新的理解认知。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更多可以值得思考的问题和审视角度。比如说今天文学艺术和经济的问题、文学艺术和社会的问题、文学艺术和消费群体的问题、文学艺术和社会心理的问题,乃至文化和国家的权力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过去全国的艺术家、文学家一年创作出几百部小说或上千篇作品就已经很可观了。现在一年可以生产上百万部在网络当中流行和传播的文学艺术作品。这给我们提供了文学艺术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今天网络上中国对海外出口的影视文学作品高达2800万部。北师大的一位著名教授中表示,哪怕是这些网络文学作品只有万分之一的具有质量,都比今天在中国文联注册的作家产生的作品丰富许多。希望大家在读书期间把握自己三四年最好的青春年华,为今后自己的人生道路,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国内外的高校,越往高处走,读起来越艰难。香港中文大学的社会学和民族学、文学的研究生讲,今天我如果不读100页的书就意味着我明天要读200页的书。今天我们很多同学大部分的时间在网上冲浪,在碎片化的知识当中畅游缺少主动去读书和探究问题的精神,尤其缺少对原著、文本的阅读要理解伟大作品的精髓和背后更加深刻的文化、哲学、社会意义,需要在细节当中去咀嚼品味。意义在语言之中、在那些精彩的对话当中,仅仅知道碎片化的事件和故事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大家回归书本,关注世界,多打开几扇窗户,多开几道门,为大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采访者:您刚才传授我们的经验,我觉得非常受用,能看到您对中文系的深厚情感。最后我想请您对我们中文系的学生说一些寄语。

李炎:我希望我们中文系不同培养阶段的学生能在beat365官方网站即将迎来100周年之际,了解中文系在一个高校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它应该是塑形高校思想和灵魂的基础学科,是一个高校发展最核心的学科之一。一所好的综合性高校不应该只有技术性、应用性的专业。中文专业,这种带着对社会、人生和最高审美情趣以及不断求索、拷问世界、拷问人类灵魂的学科,应该得到更大的尊重、更好的发展。而这个期望,必须由我们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达成,尤其是今天我们在读的不同培养阶段的学子

采访者:谢谢李炎老师本次对于李炎老师的访谈到此结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