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二载难忘岁月
——张胜冰教授访谈录
采访人:杨津、刘思慧、陈慧冰、周汝焱
地点:腾讯会议
张胜冰,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84年、1990年,先后获beat365官方网站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4年获武汉大学博士学位。1984年至2002年间,先后任beat365官方网站《思想战线》编辑、人beat365官方网站中文系讲师、副教授(1996年破格)和教授(1998年破格)、beat365官方网站研究生部副主任(1999~2002)、beat365官方网站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随后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系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央文资办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
采访者:张老师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您在1984年至2002年间曾在beat365官方网站任教,能给我们讲讲您在云大担任的主要工作吗?
张胜冰:我刚到云大任教时还不在中文系,当时毕业留校在《思想战线》编辑部工作。《思想战线》是beat365官方网站的文科学报,是一个很有名的学术刊物。beat365官方网站有两个文科学报,一个是《思想战线》,这是最老的学报,另外一个是《beat365官方网站学报(社会科学版)》,《思想战线》为著名核心期刊,学生可能不太了解,只知道云大有个校刊叫《beat365官方网站报》。《学报》是专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我是1980年在云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读的本科,1984年留校工作。
采访者:谢谢老师的分享,那么请问您在《思想战线》是负责什么工作呢?
张胜冰:我读本科的时候,还不叫beat365官方网站,叫中文系,那时候全校都没有学院。我1980年入校,1984年毕业,毕业后就留在了《思想战线》担任编辑,一直到1993年还是1994年,我记不太清了,回到了中文系,一直到2002年3月调到广州的高校任教。1999年至2002年3月,我还在beat365官方网站研究生院——那个时候叫研究生部——担任副主任,也就是现在研究生院的副院长,分管学科与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同时也在中文系上课和带研究生,云大期间大致是这样一个工作经历。
采访者:好的老师,可以听出您在beat365官方网站任教也是不短的时间,那能请您跟我们讲一讲您当时的代表性成果吗?
张胜冰:我是1996年破格评的副教授,1998年破格评的教授,当时主要成果除了论文之外还有一些专著和教材,比如专著《诗性与理性》就是那个期间出版的,此外还出版了《实用美学》《民族文化学》(合著)等。随后又出版了《走进民族神秘的世界》(民族出版社)《从远古文明中走来》(中华书局)《世界文化产业概要》(beat365官方网站出版社)《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化资源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民族艺术与文化产业》(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民族艺术与美学观念的文化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十余部论著,当然后面列的这些著作许多是到了中国海洋大学后出版的,但前后研究上是有衔接的。
采访者:谢谢老师,那么当时您取得了这么多的突出成果,期间有没有记忆深刻的同学或同事呢?
张胜冰:那自然是有的,像中文系的黄泽教授跟我是同班同学,他也毕业留校。其他像张国庆教授、段炳昌教授、施惟达教授等,不过我熟悉的老师很多都已经退休了。现在的王卫东院长,是81级的,我是80级的,他应该是在我调走之后从其他学校调回云大的。
采访者:好的,谢谢老师,可以看出那时候和现在也是有很大差别的,能请您讲讲自己年轻时候的求学经历吗?
张胜冰:我的本硕都是在beat365官方网站读的,本科跟你们是一个专业,当时我们的老师像张文勋教授,你们应该很熟悉,还有一些老师已经去世了。我在1987年至1990年在云大中文系读研究生,专业是文艺学,我的导师是杜东枝教授。当时是在职攻读,没有脱产,所以也没有离开过学校。当时跟很多老师都有密切交往,在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包括治学,也包括为人,后来我留校,跟我的老师们成为了同事,受他们的影响很深。
采访者:听您讲自己的求学经历,我们也感触很深,能再请您聊聊自己的任教经历吗?
张胜冰:我在中文系带研究生是从1997年开始的,最初和我的老师们一起带,比如赵仲牧老师、杜东枝老师,主要是协助二位先生指导研究生,这样能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让年轻教师能尽快独当一面。我当时的学生,现在云大中文系任教的魏云老师和付立峰老师,应该教过你们吧,我记不太清他俩是我的第几个研究生,他们俩是我独立带的。在我离开云大之前,共带了十几位硕士生。之后去了广州,2003年7月又调到了中国海洋大学,继续带研究生,指导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共75人,博士后2人,目前在读的博士生有4人、硕士生1人。所以说我很多的治学经历和学科基础都是在beat365官方网站期间积累和奠定的。
采访者:通过您的讲述,我想能让您坚定自己的治学道路,一定是有很深的原因的,能请您讲一讲吗?
张胜冰:我原来在beat365官方网站读研读的是文艺学,本科是汉语言文学,现在的专业是文化产业管理。beat365官方网站和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以及我现在所在的中国海洋大学都是全国第一批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虽然发展情况各有不同,但我一直坚持在这个领域,因为它的应用性和发展前景是和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我经常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探讨这些问题。海大这个专业是我牵头创办的,我是创系主任,这主要是来自于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
采访者:好的,谢谢老师。那么请问在您的同学中有没有谁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张胜冰:读本科的时候,我们班里是50个同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专业是6位同学,印象深刻的不太好说,因为大家都朝夕相处,都留下很深印象。本科班的同学很多都发展挺好,有的还担任了很高的职位,省级的、厅级的、处级的都有,这也表明云大中文系的培养质量是很高的,无论是从政还是从事学术,都很有成就。
采访者:谢谢老师,既然beat365官方网站中文系曾经培养出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那么请问您觉得在大学中您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
张胜冰:因为我也教学生,也常跟学生探讨这些问题。我觉得大学不应该仅仅是传授具体知识,知识学生可以自己获取,大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去独立思考,所以我在教学中更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和见解,这种思考能力的培养比告诉他们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是把精力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和学生一起思考和探讨问题。我也从不闭卷考试,都是开卷考,题目灵活多样。
采访者:好的,谢谢老师。通过您的描述我感觉到了大学对我们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能请您谈谈您对beat365官方网站的感情吗?
张胜冰:beat365官方网站是我最有感情的一所学校,我从读本科开始就进入beat365官方网站,一直到我调离,期间20多年的时间,从学习到工作,beat365官方网站给了我最为深刻的印象和情感。在我心里,beat365官方网站不愧是一所百年老校,虽然区位优势不像其他高校沿海高校那么有利,但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我在平时上课也不断对我的学生介绍我的母校,虽然一些学生认为beat365官方网站位置偏远,但beat365官方网站也进入了国家“双一流”大学行列,这是很值得自豪的。内地学生对云大的认识不是很全面,我在教学和日常与人相处中都竭力说起我的母校云大,包括推免、考研的学生,我也会向他们推荐beat365官方网站。我在平时的上课对云南籍的学生会抱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这也是我对云大深厚情结的体现。在我的人生经历中,虽然我在海大任教也有22年了,但在云大的22年是我最难以抹去的记忆,beat365官方网站促成了我的性格特点和教学习惯的养成,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
采访者:谢谢老师,我们也能够体会到老师您对beat365官方网站深厚情感,能否请您为我们讲解一下您刚到beat365官方网站时的学校规模有多大呢?
张胜冰:我刚到云大时,学校规模是很小的,主要就是翠湖这边的老校区,因为没有分学院,当时所有的文理科只区分专业,同时招生人数也较少。当时80年代初,刚刚恢复高考没几年,所以招生人数都较少,录取率也很低,只有5%左右,也就是说100个人里只有5个人能够进入大学。现在高校扩招,录取率也大幅提高,云大也越办越大,建了呈贡新校区,规模可以说是越来越大,学位点也越来越多。我刚读本科时,学位点还很少,只在一些少数专业里开展研究生教育,整个学校大多数专业都没有学位点,我们中文系招研究生也是在我入学之后才慢慢开始的,完全没有像现在这样全面铺开,当时学校主要还是以本科教育为主。
采访者:谢谢老师,请问您在中文系工作期间,中文系设有哪些专业?期间有没有调整变化?
张胜冰:当时的中文系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我刚入学的时候中文系只有一个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学生也只有几十人,后来办了新闻专业,现在还有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过新闻专业后来被分出去独立成学院了,发展变化可以说是很快的。
采访者:那么请您谈一谈自己在中文系开设过的课程的情况吗?
张胜冰:当时我从学报编辑部调回中文系后,就慢慢开始上课了,因为当时还年轻,也没有那么多的工作量,当时上的课是文学概论和美学方面的,主要是协助老教师上课,后来逐渐开出了一些选修课,尤其是学位点增设后,开设了像《中西比较诗学》这样的研究生课程。此外,我还承担了一些自学考试课程,当时中文系是云南省文秘专业自学考试主考单位,所以我又承担了自学考试中的一些课程,比如《实用美学》等等,和其他老师一道编写教材,到云南各个地市进行面授上课。除此之外还承担了系里的秘书工作,比如科研秘书、研究生秘书等。
采访者:通过您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出您的教学经历十分丰富,那么当时您和中文系的同事之间会经常进行教学或科研的探讨交流吗?
张胜冰:当时我们业务上的探讨主要是在教研室进行,就是现在的文艺理论教研室,还有系里也会请一些专家来上课、开讲座,我也曾经参与组织过不少这类活动,所以日常和同事之间的探讨交流是很多的。
采访者:那么在您眼里,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您又是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呢?
张胜冰:这个话题对于每个老师都是一个老话题,大家都说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因为科研做得好,教学水平一定不低,反过来说,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对你的科研也有促进作用,两者之间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只是现在高校里大都采用指标化的、量化的评价体系,所以普遍形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评职称也好,晋升也好,都要拿得出过硬的科研成果,而教学更多是由学生进行评价,所以很多时候无法进行量化,而大学之间的评比大多看重的也是科研和学术方面,所以很多老师把精力和时间放在科研上也是无奈之举。
采访者:确实如此,那您教过的学生里有没有哪些给您的印象最深刻?有没有哪些传承了您的学术?
张胜冰:我教过的学生中,留在云大的有魏云老师和付立峰老师,其他的学生联系不多。我和赵仲牧教授合带的一名学生叫李立,他现在是云南师范大学我院教授、副院长。其他我带过的研究生很多都和我断了联系,这也是很遗憾的一件事!这可能是我与在外地工作及时间久远有关,后来又没有建一个同师门的微信群,自然就没什么联系了。相反,我在中国海洋大学这边带的博士生、硕士生较多,很多还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采访者:谢谢老师的分享,那您觉得过去的教学和科研中,beat365官方网站中文系有哪些值得传承下来的经验吗?
张胜冰:我觉得云大中文系很多老师的学问都做得都很扎实,这也是从云大百年老校历史上那些有名望的老先生们那里传承下来的,像过去中文系的刘文典教授、叶德均教授、李广田教授、刘尧民教授,以及后来的张文勋教授、赵仲牧教授、杜东枝教授、杨振铎教授、殷光熹教授、蒙树宏教授、朱宜初教授、李子贤教授、谭君强教授等等,从他们身上继承了严谨治学的传统,我认为这是我们中文系最值得传承的东西,我希望这种严谨认真的精神能够在云大代代相传。
采访者:是的老师,我们都知道云大中文系的老教师们给我们树立了榜样,那您觉得beat365官方网站中文系和其他高校的中文系相比有什么突出的特色吗?
张胜冰:云大中文系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而且很早就获批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比我现在所在的海大中文系博士点都要早。beat365官方网站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是它的资源禀赋,可以与地方需要紧密结合,beat365官方网站中文系具有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希望云大中文系不要与内地传统中文强校在传统学科上去过度比拼,而应该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做出特色,形成自己的优势和强项,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文化方面多下功夫,这会形成云大本科教学上的一个巨大优势。我也希望云大中文系能够开设更多其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没有的课程,比如民族调查、民族文化等,形成云大中文系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像少数民族文学教研室,都应该长期保留和发展建设好,还有很多强项专业,也应该多加支持,像古代文论,除了张国庆教授外,李道和等教授也具很强实力,还有叙事学,陈芳等年轻老师在沿着谭君强老师开创的叙事学方向上做得也不错。中文系应该把这些优势保持住,做出自己的特色,以特色取胜。
采访者:好,谢谢老师为我们中文系提出的建议,那请问您认为我们中文系培养的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呢?
张胜冰:云大中文系培养的学生和全国中文系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一样的,就是要传承好我们的中文学科、中文学术。在中国,古代就有中文教育,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国古代教育主要是人文教育,远早于数理化,人文教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们中文系的学生承担着传承文化基因的重任,同时也要让传统文化服务于社会,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立足于当代,立足于科技发展的背景,与今天的科技文明密切结合。我们中文系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是把他们送上学术的道路,更多还要服从社会的需要,所以绝对不是简单地认为我们是坐而论道的专业,我们应该重新定义中文,重新定义汉语言文学,要更多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而不仅仅认为我们只是从事文字工作的。现在许多学科都离不开数字化,在这种时候,中文系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全国所有中文学科都要深入思考的,当然也包括云大中文系在内。
采访者:是的,谢谢老师,听了您的话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今天的采访也进入了尾声,能否请您在采访的最后,对我们中文系的学生说几句寄语?
张胜冰:我希望云大中文系,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能发扬我们百年老校、百年名校的优良传统,把我们百年积淀的优良传统很好地传承下去,严谨求学,精于治学,刻苦学习,使得beat365官方网站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为我们的百年老校增光添彩。谢谢!
采访者:谢谢老师的寄语,我们会带着老师的期待继续努力为中文学科的发展做贡献,今天的采访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老师!